一个完美的神经病

我觉得我没毛病

Posted by xqiushi on Tuesday, July 4, 2017

1. 前言

一直以来,我几乎都是给自己正面的评价的,这也是必要的,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自信的表现。但是近些年,发现理想与现实差250条街,这便是传说中人生最残酷的「中年幻灭期」[1]光临了。所我一直想给自己一个新的有趣的评价,这里要说是一个假定的称谓更为准确,一个完美的神经病。想法来自于当我看书的时候,明明知道是一本不值读的,却无论肿么都放不下,必须要读完。当然还有在其他更多的时候,追求一种无法完成的完美。所以就有这个的名字。

2.麻木

远处不说,就是近处,2017年的春节。在中国,春节是一个最有意义的传统佳节,人们可以放下一年所有的压力与烦恼,开开心心回到温暖的港湾中,更可以肆无忌惮在亲情中索取,而我却没有任何感觉,这个春节,没有春晚,没有红包,我完全是在自己的“春节”里,似乎也与家人无关一样。我很怀疑是不是我已经“麻木不仁”。

3. 红包

对于没有红包而言我需要单独的说一下,每一个非神经病都具有偏好随机奖励[2]的心理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状态:当你明显看到一个红包是在已发了23小时前发出的,理性会告诉你这个红包空了,但是你仍然还是要点一下。也好比地上有一张假钱,你可以明显的判断是假的,结果还是要捡起来看看。谁不喜欢随机奖励那就是“真”神经病。所以单独小窗口的红包,反正是“属于自己”,不必考虑其他随机性,所以完全没有戳的心动(笑)。更生要的经济规律在于:这是零和游戏。你看到了又不同意了,你说你发的红包比收的红包要多得多,这一定是亏了。那先看这个例子:[3]

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,他进了一家旅馆,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,说想先看看房间,挑一间合适的过夜。 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,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,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。 屠夫有了1000元,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。 猪农拿了1000元,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。 那个卖饲料的老兄,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。 有了1000元,这名技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。 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,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。 此时那人正下楼来,拿起1000元,声称没一间满意的,他把钱收进口袋,走了……这一天,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,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,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,大家很开心。

看吧,完美,没毛病。所以你抢红包亏了最大的因素是你的网速度不好。当然这不是真实的解释。真正像样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:个案不可以推翻统计结果。你傻这个事实,不可能推翻弗林效应(Flynn effect)。[4]

其实我真的是看到有真朋友在这个春节给我发红包,我以一个“完美的神经病”姿势拒绝了,原因有二:

一是,真情感不必用金钱来衡量

二是,不玩零和游戏

4. 收获

零和游戏没兴趣,就来点其他的虚的吧。应该是在思维方式上有收获吧,看到一种叫成长型思维的方式。其实这个名字也就算一种成长型表征。本来世间事,不会存在完美的,如果真的完美了,那也就是静止不动不会再发展了。用我仅有的高中物理知识就知道,运动才是永恒的。所以不会存在完美的神经病,我开始学会接收一切的不完美了。也有人说,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。

不过有些行为的确是太神经了,比如,大年初一还要看书。想想都是130多斤的人,非常成熟了,我并不会改变我的神经。也正如我常常谈论教育孩子的宗旨:让他成为他本来应该成为的自己。不照书培养也不按照猪培养,而是照着他自己养[5]。那么,我也有可能让我成为我自己。也许这就是「中年幻灭期」出现于人类的真实涵义:寻找第二个可能的自我。

那么可能的自我是什么样子的呢?不妨看看一个富二代“留学”日本的事。他求学生涯极度复杂,多次辗转无果,恰巧也在19岁的初一中写自己想法(我是在初一看到的):要想更新的思想;要做最新的事;要学更近的学问,他就是周总理。追求一个字。我仿写“商竞人择,新者生存”。商品经济时代,一切商品都是被“用户体验”所选择,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生存。行成于思,新成于思。某种程度上,人也是一个商品经济(其实还真是,比如粉丝经济),我们需要对自己创新。

当然新也有正反两方面。所以特别强调是主流,一切非主流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洗剪吹。看过《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完整版》都会知道,疯子不被认可只是因为他是非主流的方式的思考或研究。或者我这样抽象一下说吧:已有规则是用来区分正常人与“神经病”,而真正的天才是在创立新的规则。所以非常有必要弄清楚现有的规则。为了接地气,我把规则称为“道”

我相信书中必须有“道”。其实我还是挺相信书的。不仅仅因为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更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,你初恋甚至是老婆,都可能是因为读书相遇的。我也相信将来还会“黄金屋”,吴晓波就鲜活的证据。

曾经我也一度怀疑读书是否有用的问题,怀疑才是智慧发展的开始,回想历史,人们所有明智的行动都是来自知识(书),现在看来,这些怀疑根本不是问题。

我也曾经以为读过一些公众号,便可以知“道”。可是谁又知道,公众号们用一些独特而华丽词藻和精心挑选的“科学数据”,让我们轻而易举地整理出“自己”的思考。以为把世界的一切现象背后的道理都了如指掌。开始觉得自己学富五车。当面对新的问题,就马上歇菜了,不信你问问你自己。所以我在春节期间取关了大量公众号。包括吴晓波的,因为只看公众号你成不了第二个“吴晓波”。

突然回想到我以前关闭了朋友圈,现在又取关了公众号。这莫非是要真的“闭关悟道”,对了,就是这个意思。初九又有朋友饭酬,我回答是大业未成,亦无道。我努力让我的社交生活简单化(类似于极简主义(Minimalism)。特别注意减少3C产品影响。其实这背后是在于抵抗错失恐惧症。以前就谈过,手机不仅仅是一个手机,现在他是人们的新器官,我给他取个名字叫:手脑吧。音同首脑,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他支配。去哪玩,手机上导航。吃什么,手机上找外卖。

现代的信息生活,是否能引导找到一个新的自己,答案是可以肯定的。因为虽科技的进步,人空的生活空间逐步在缩少,以前我们在大草原或森林里狩猎-采集;后来人们被束缚到一亩三分田里;再后来我们被困于生产线;近来被锁于三板之间;[6]现代更为甚:活于方寸之间。所以不要纠结4.7或5.5寸的区别。如果你能摆脱方寸的“手脑”,自然就是新了,如果这种新能推广,是不是可以成为“道”。

5. 小结

上面的所有认识都是来自己于“书”。当我们书量增加后,也许会更会思,也许是反面的影响的。书呆子处处可见。以史为镜,隋唐时,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宋: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似乎都认为读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优势功能在于它是实现社会阶层流动通道。这一功能一直延续到现在。也许,只能是也许就是钱学森之问(The Qian’s Doubt)了和李约瑟难题(Great Divergence)的答案。而苏格拉底发明Education为所谓的教育,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,真正引导出来,帮助他成长成自己的样子。可以简单的认为,读书就是为了发现可能的自我。其他外在动机驱使的估计可能会走到极端。

其实很多坚持,我并不是知道对我的未来是否产生正面的影响,但他一定会对现在的我产生影响。至少让我觉得我是我自己。

经典就是经典《海阔天空》

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;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;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;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;

参考与注释

[1]. nginx 维基百科

[2].《你为啥爱抢红包》魏坤琳

[3]. 《这个故事的漏洞在什么地方?》果壳问答

[4]. 《弗林效应》维基百科

[5]. 《聪明的养育:像科学家一样养孩子》魏坤琳 等著

[6]. 《文章千古事, 得失寸心知》朱松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