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关闭了朋友圈

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

Posted by xqiushi on Friday, February 3, 2017

1. 引言

值得注意的是:我这是又来装逼了!如果感不适,尽快?+W(或Ctrl+W)。

读别人的书,是浪费自己的生命,你读得越多,浪费生命越多,所以请珍惜生命1。

这是阳志平种种新颖观点的一种。(PS:大家可以直接去看他的博客,创新性很高)也看到他写过:

  • 写作无用,却是内在动力和心流的来源,也是我们安放心灵之地。
  • 写作无义,却是更好的记忆,也是时间给大家的恩赐。时间划过,你仍存在。
  • 写作无名,却能帮你建构自己的主观世界,找到属于自己的任务和意义的链条。用最简单的方法——语言——构筑自己的精神城堡。

慢慢体会到这种强烈的心流,欲罢不能。同时我也明白了我所处的学习的第二阶段:

对模式的偏好:牛人辈出,吓得自己以介绍牛人为荣。

我也真正的学得:现在的写作是为了平衡信息的输入与输出,更是为了记录我的变化。还真的看到变化。回望以前写的BLOG,现在我自己也真的无法再看下去了。也许再过些时间,我再回头看篇文章时,也是同样的感觉。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吧。

只有否定以前的自己,才会制造一个全新的自己。

不知不觉中,2016年4月28日某时微信的朋友圈被我关闭了。

2. 朋友

请原谅我的无能,只能用英语装逼。

“Boyfriend”&“Boy friend” you see that little space that’s called the friend zone

其实这是一个错误:这样用英语装逼,反而降低了逼格。

阅读文章所有句子消耗的能量,即Et的总和。Et由两部分构成:

Et = 句法能量 + 语义能量

  • 句法能量:人们分析句子结构时消耗的能量;
  • 语义能量:人们连接句子以及理解语义消耗的能量。

对不起,又过多的消耗了能量。只为记住这句英语罢了。还是看中文吧:

当我年纪小,我们觉得需要朋友。现在病好了,只需要钱了!

这此仅仅是网络段子写的,在无利益冲突的情况下,我可以有很多朋友。而真实的情况如余光中所说:

**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,但绝对不可没有朋友。**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,也不免需要 个“礼拜五”。

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,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,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已的朋友。照说选来的东西,应该符合自已的理想才对,但是事实又不尽然。

你选别人,别人也选你。被选,是一种荣誉,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。给你发微信的人很多,岂能从都令你“喜出望外”呢? 大致说来,发微信的可以分为下列四型2:

  • 第一型,高级而有趣。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,只是可遇不可求。
  • 第二型,高级而无趣。这种大概就是古所谓的诤友,甚至是畏友了。
  • 第三型,低级而有趣。这种朋友极富娱乐价值。
  • 第四型,低级而无趣。这种朋友,跟第一型的朋友一样少,或然率相当之低。

当发微信的人太多时,“人生得一知已足矣,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”的局面将会不存在,目前社交网络的发达,使得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将会是横向急速发展的,朋友势必广泛存在的3。上述四型朋友,在你的微信朋友中一定会同时存在的并毫无违和感。因为这就是二十一世纪了,人们对“大数据”具备高度的的忍耐性和快速的适应性。

3.朋友圈

所谓知识,无非是信息。网络是承载信息主要手段。我是喜欢网络的人,也很热爱网络科学的人。在2010年4月我就注册了twitter,后来由于网络技术难度的问题,最终选择新浪微博,再后来被微信代替了。开始,我几乎会为每一个朋友圈点赞,因为我知道:

假使恋爱是人生的必需,那么,友谊只能算是一种奢侈。

慢慢地这种奢侈变成了负担。当我看完朋友圈时,却又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,一点都想不起。信号(信息)有太多的噪音了。而这些信息随着网络技术与手机的发展,强行入注到我们的生活中。人们能快速地适应性“大数据”世代,却处于大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初级阶段。简单Mark,无背景信息的交流,成为一种流行。朋友圈里你绝对享受不到高质量而又新鲜感的对话。输入过载,而失去了输出的兴致。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关闭朋友圈,我当时的回复有如下三类:

1.“卖”的太多 2.傻逼太多 3.最关键是我自己发的太少,光看别人的,不公平

也有朋友建议说可以单独屏蔽某些人,但这样却好似我不允许某些“朋友”有表达三观的权力一样,这是更大的不公平了。人的一生几乎就是为了一个“平”字,所以我干脆不看所有的朋友圈内容。

但是总会逃不过一些事情,有一个同学,就单独用上窗给我了如下文章4。

这个世界,总有你不喜欢的人,也总有人不喜欢你。

因为,好不好是一回事,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。

没有平视,就永无对等。

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,分出好人和坏人来。

私人化的意思就是,即使无比错误,也无限正确。

所以,这个世界最冒傻气的事,就是跑到不喜欢的人那里去问为什么。

喜欢与不喜欢之间,不是死磕,便是死拧。

在辽阔的生命里,总会有一朵或几朵祥云为你缭绕。与其在你不喜欢或不喜欢你的人那里苦苦挣扎,不如在这几朵祥云下面快乐散步。天底下赏心快事不要那么多,只一朵,就足够足够。

很可能是我不喜欢那个同学的,才不喜欢这个文章的,恨屋及乌吧。所以我当时的回复如下:

最不喜欢这种心灵鸡汤了。我们这是离开了数学而不能生活的大数据时代。也就是说大家都不喜欢你的话,这样的大概率事件,你得明白可能是自己真的讨人厌。

我在社交网络上问过我的同学们,特别是女同学们,她们都讨厌我。

大约三年前我真的通过社交工具调查过,真的有同学直接回复“滚!”。看吧,当别人表示不喜欢的我的时候,我并没有考虑“如何对待不喜欢我的人”,而考虑我肿么了。最终对我的影响是第三型转为第二型。

微信设计的初衷并不是阅读与社交双管齐下。所以她在阅读方面:内容粗糙,缺乏整合,而且具有社交信息的高重合率的特征。所以你们每天看到的朋友圈里无外是这些文体:

科普文:倒卖二手三手知识的小商贩(PS:其实我正在干这些事,只不过换了一个地方和一种诚恳态度)

评论文:追逐每日热点的IT评论家

鸡汤文:只会发廉价安慰剂的赤脚医生

广告文:教会你如何成为有钱的总代理

2006-2014年间,人们在社交媒体花费的平均时间已从每月2.7个小时增长至6.9个小时5。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充当了粗糙的社交阅读根据地。但无论你是喜欢微信还是喜欢QQ多一点,这都属于社交媒体依赖症。

对于社交媒体依赖症没有癌变到最晚期时,请不要放弃治疗,现在我介绍一种昂贵的特效药:品味。

4.品味

品味到底是什么鬼?我要不要百 (毒) 度一下。千万别了,百度正在成就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而不是搜索引擎。

区别:门户网站是产生内容,搜索引擎是整理内容。百度采用了一系列草包族科学方式产生了与利益更相关的内容6。

不信,你自己搜索一下品味,看你能懂多少。绝对的看了等于没看,那还是在这里继续下去吧。

品味一词在生活、工作中经常,却又是那么的混乱不堪。人们误认为品味就是追逐潮流,这是事后诸葛亮。而

真正的品味是提前预判

当然你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品味,有时候我们需要放弃未什么。就像飞机飞行的原理一样,至今学术界都存在不一致的看法或是未知道真实原因,但飞机的确可以天上飞了7。解释好品味的含义,不如来看看如何训练与提高品味吧。她不是:

  • 信息:占有大量一手信息,如:多看一手高质量的信息,如一手论文。
  • 信任:认识很多有品位的人,如:认识很多有品位的人,如王维、宇文所安。
  • 价值:不断输出作品,如:练习练习再练习,输出很多。

而是信息、信任与价值单三者协调决定的。要成为一个有高级品味的人,主要训练于三者的平衡。

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爱因斯坦。爱因斯坦的质能互变公式是推动核能的基石。论文中尽管爱因斯坦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彩,且具有独创性,但是其中仍然谬误百出,根据后来一项研究的结果,至少有23处错误。

美感对于物理学家来说,正是第一道关卡。正如哥白尼觉得托勒密提出的偏心等距点毫无美感。那些物理学家之所以普遍接受爱因斯坦的理论,正是因为他们的品味在说话——这个公式真他妈的太美了!所以,判定爱因斯坦的创造力依赖于一个专业社群的品味。

反之,有三内人是明显没有品味的:

  • 「书呆子」:只强调阅读一手论文,获取一手信息,但输出很少,没有与专业社群建立信任关系的人。
  • 「土 豪」:只创造了价值,却没有贡献原创信息,同样没有与专业社群建立信任关系的人。
  • 「交际花」:认识无数人,却没有作品,没有输出独特信息的人。

正如大多数人的社交现状:朋友遍五湖四海,同城却找到蹭饭。

5.小结

品味就是社会给予的人生导师。

1.她使我在大约三年前就懂得去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来获得反馈信息。让我从“第三型”向“第二型”转变。很多时候,我是一个严格的诤友,比如:我直接对一个人说了下面的话,而“惹到她了”:

可塑之才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寻找良师益友,而傻瓜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寻找骗子!

同时王小波也说过,人活在世界上有两大义务:

  • 一是好好做人(自己不要二)
  • 二是不能惯别人的臭毛病(阻止别人二)

所以我不需要考虑“如何对待不喜欢你的人?”,我只需要提高我的品味,寻找新的良师益友。

2.她解释了再见再也不见人与人之间Distance的产生的根源:社交品味变化。

3.她教会我如何思考,并闭了我的朋友圈,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。

行成于思,前30年我不知道如何去思考,今天或许有了答案。

4.她应该可指导我如何行动。

5.她让我有逼可装。她把前后经历过的事串在一起了,形成了这么多文字信息,仅凭数量上看都可以算得上装的一手好逼。

否定了朋友型式,关闭了微信朋友圈,解释了不明白现象,装出一手好逼文。这是源于对心智的探索,对理性的追求,对人生的思考。


1: 冷读热读:读书九问

2: 《朋友四型》——余光中

3: 再见,在也不见

4: 如何对待不喜欢你的人?

5: 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(黄晓芸)

6: 百度虽无良,怎恨屌丝你也真无知!

7: 《99.9%都是假设》(竹内薰,中国发展出版社)